• 搜索
    搜新闻
  • 您的位置: 首页 >  快讯

    环球速看:重磅!《湖北日报》《襄阳日报》头版头条,今天都给了咱谷城!

    襄阳网来源:2023-04-12 02:16:43

    今天

    省市两级党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湖北日报》和《襄阳日报》

    在同一天头版头条

    同时对谷城进行报道

    谷城为什么如此受关注呢?

    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4月10日

    《湖北日报》头版头条以

    《进一扇门 调百般事 解千家忧》为题

    报道了谷城县

    创新完善基层治理平台的

    经验做法

    (报纸截图)

    下面,我们来看看原文吧!

    谷城县创新完善基层治理平台——

    进一扇门 调百般事 解千家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襄阳市谷城县成立“全覆盖”“多元化”“一站式”人民调解(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资源请进“一扇门”,20多个部门派驻人员现场办公,调“百般事”,解“千家忧”。自运行以来,该中心累计接待来访群众3万余人次,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3000余件,提供公证、鉴定、法律援助服务等2000余件,调解后反悔率为零。2022年,该县法院收案数量同比下降28.29%,群众信访投诉量同比下降80%,法律服务满意度达到99.82%。

    一栋楼里找“说法”

    最近,陈立卓遇到一件烦心事:公司拖欠工资和加班费4000元。

    “过去,需要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公司拖欠工资,再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申请公司支付加班费,都行不通的话,再到法院提起诉讼,流程复杂。”如今,陈立卓只需到人民调解中心劳动争议调解室申请,就可同时得到仲裁、劳动监察、法律援助、法院的联合调处。

    3月28日,在这栋由谷城县老卫校改建成的五层办公楼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该中心整合公证、律师、仲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多个机构,分设16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60多名法律、心理学、医学等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组成人民调解专家库。

    谷城县县长涂世平介绍,中心通过统一窗口受理、共享调解场所、融合调解力量、汇集专家资源、集约管理人员,推动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

    “过去,群众有诉求,第一反应是找信访部门。《信访工作条例》规定,对信访人提出的申诉求决类事项,有权处理的机关、单位应当区分情况,分别按相关方式在规定时限内办结。现实办理中,因情况不同,进度也不同。”谷城县司法局局长陈玉林说,有时,相关事项涉及多个部门,需要来回跑,群众慢慢有了怨气,小矛盾容易演变成大问题。如今,群众反映的事项,不管是什么性质、类型,都能在这里找到“说法”。

    该中心制定了运行管理、调解流程、跟踪回访等30多项制度,依法依规出台人民调解“以案定补”暂行办法,按照调解纠纷的质量、难度、社会影响大小及调解规范化程度予以补贴,确保应调尽调。

    兜牢诉源治理“一张网”

    “通过调解,把省下来的诉讼费用来抵债,双方都能省下一笔钱。”近日,在中心一楼,调解员王大运和唐建龙正在对法院移交的一起债务纠纷进行诉前调解。

    3年前,杨某为相熟的郑某装修新房,4500元劳务费被拖欠至今。多次索要无果,他打算将郑某起诉至法院,但没有票据和欠条。今年春节后的第二个工作日,两人吵着走进中心。

    安抚好两人情绪,调解员发现,郑某并非存心赖账,只因生意失利债务缠身。

    “郑某家里确实遇到了困难,你看,是不是可以让他分期还款,半年内结清?”

    “为了让杨某安心,还是补写一张欠条吧!”

    唐建龙从事法律服务工作30多年,调解经验丰富;王大运从谷城县司法局副局长退休后,选择到中心发挥余热。在他们耐心调解下,不到半小时,杨某和郑某达成和解,并提交了司法确认申请书。

    目前,谷城县法院有员额法官28人,其中办理民商事案件员额法官18人,每年要处理3000余件民商事诉讼案件。部分案件一审结束还有二审,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既抓末端,治已病;更抓前端,治未病。”在谷城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何仁兵看来,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至关重要。

    多方联动,组合拳打出——谷城选派法官入驻中心,担起指导调解、诉调对接和速裁三大职责。中心聘请退休法官加入民商事纠纷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推动形成“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的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

    马勺碰锅沿的鸡毛蒜皮,人情法理的矛盾纠纷,走进“一扇门”。截至目前,该中心接受县人民法院诉前调解案件2285件,调解成功1396件,成功率达63.34%。

    做大定分止争“一朵云”

    “上诉人,你那里信号怎么样?”“很清楚。”

    “被上诉人能听清吗?”“可以,没问题。”

    3月6日,中心三楼云上法庭,1个摄像头、3台电脑排开。除主审法官石国艳和书记员张怡外,当事人席位上,并无人员入座。

    这里,正在进行一场特殊的云上调解。经过庭前调试,周先生和唐女士的高清影音图像出现在屏幕上。

    不到1小时,这起离婚纠纷案的双方当事人“隔空”握手言和,并在手机上签字达成调解协议。

    “云上”求解,该县还以中心为龙头、12个乡镇(开发区)工作站为纽带、290个村(社区)工作室为基础,打造三级立体化“谷城县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体系,研发推出“谷城县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小程序,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掌上办”。

    “我们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调解专员,村里解决不了的纠纷,可通过视频连线请镇里和县里‘支招’,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该县城关司法所所长翟旭峰说。

    进“一扇门”,让部门职能的“物理集聚”催生出为民服务的“化学反应”。谷城县委书记黄克立表示,将建立常态化教育培训机制、宣传发动机制、入驻保障机制,不断强化科技赋能,推动形成心合、身合、力量合的格局,打造对内唱实、对外唱响的大调解品牌,不断夯实基层治理的根基。

    同一天

    《襄阳日报》头版头条刊发

    《“三大品牌 赋能强县功能”》

    报道谷城发挥

    “吉利硅谷”“农旅博览会”

    “人才工程”带动作用

    推进强县工程的做法

    (报纸截图)

    一起来看原文↓↓

    谷城发挥“吉利硅谷”“农旅博览会”“人才工程”带动作用

    “三大品牌”赋能强县工程

    年产10000吨高纯度多晶硅的吉利硅谷(二期)车间里,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忙个不停,引领新能源前沿的多晶硅产品批量生产,年产值30亿元;每月举办的农旅博览会,让大山里的农副产品搭乘电商直播快车漂洋过海,线上线下销售额累计超过2.5亿元;乡镇(开发区)“一把手”面对面打擂台比实干,县直部门划赛道争优秀,村(社区)之间比发展看振兴……

    今年以来,谷城县坚持用吉利硅谷品牌引领工业强起来,用火爆的农旅博览会品牌激活城乡消费热潮,用你追我赶的人才品牌托举起强县工程动力之源,城乡大地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发展势头。

    吉利硅谷带来投资热

    吉利控股集团,一个世界500强企业,经过考察论证,把投资超200亿元的吉利硅谷项目建在谷城。

    项目签约后,吉利硅谷服务专班负责人刘俊就把办公室搬到建设一线,量身定制安评、环评等33个大项、139个子项,每天推进。

    指挥部里,墙壁上张贴着项目工期表,桌面上摆放着工作日志和责任清单。从2021年11月签约到2022年5月一期投产,谷城为吉利硅谷解决2188个问题。

    去年12月二期试产,如今三期正稳步推进,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为之点赞。

    “吉利不仅带火了经济、带动了就业,还带来了先进的理念,成为推动项目建设的一个标杆。”谷城县委书记黄克立说,要把吉利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品牌价值最大化,成为引领工业强县建设的新引擎。

    今年一开春,谷城抢抓机遇,打响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商贸流通等“八大会战”,推动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等17条特色产业链突破性发展。

    目前,全县引进兴发集团、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等16家国内外500强企业及上市公司,19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手握135亿元订单,铆足干劲抓生产。预计今年工业总产值将达到800亿元。

    农博会展带动消费热

    3月14日,一场以樱花为主题的农旅博览会在十里长廊樱花谷举办,吸引上万人参加。网络主播现场带货,樱桃干、板栗、酸菜等农副产品备受青睐,综合销售额3500万元。

    去年以来,谷城各地每月举办一场农旅博览会,搅热城乡消费市场。目前,通过电商促销、直播带货等方式,全县已培育600多名网红主播,新增电商企业和商户600余家,带动线上线下销售额2.5亿元。

    “我们把办节会和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结合起来,热闹节俭,受益的是老百姓。”谷城县县长涂世平说,农旅博览会品牌越叫越响,吸引“襄十随神”的企业参加展销,辐射带动了南襄盆地农副产品销售。

    该县还建立12个乡镇电商物流服务站、125个村级电商服务点;投资3亿元打造20000平方米的电商云仓+县乡村快递物流分拣中心,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出村双向流通渠道;企业、商户及个人开设的网店超过10000家,电商从业人员达50000余人,线上线下年交易额超55亿元。

    人才聚力带动实干热

    3月中旬,12个乡镇(开发区)参加的2023年第一次项目建设观摩活动拉开帷幕。经过比拼,城关镇、五山镇排名靠前,各获40万元奖励。

    为创新选人用人考核机制,去年以来,谷城在县直部门开展重用一批干部、树立一批榜样、宣传一批典型、总结一批经验、建立一套机制的“五个一”创优赛,在乡镇(开发区)开展优胜赛,村(社区)之间开展“富民强村”标兵竞赛,让每个赛区无论体量大小,都有成为冠军的机会。

    持续强化人才强县战略,推动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争试点、争先进、争创新等“六争”活动落地见效,让创先争优的人才脱颖而出。

    谷城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五星级)、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等15项国家级荣誉。今年正在积极争创全省、全国文明城市。

    “考核方法硬过硬,结果运用实打实。”谷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晓英介绍,去年至今,全县通报表扬136人、提拔重用85人、晋升职级107人、及时嘉奖和记功66人,真正把想干事、会干事、敢担当、善担当的人才选出来、用起来。

    省市权威媒体高频次聚焦谷城

    为谷城打好打赢

    宣传品牌建设

    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2023年,谷城县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县委十五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奋力推进强县工程 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贡献谷城力量》工作目标为主线,以“奇迹是怎么创造的”宣传品牌建设为统领,以“建强七大体系、做实强县工程”为宣传重点,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务实担当,展示形象,为打造工业强县、实现绿色崛起、建设美丽谷城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舆论环境。

    来源:今日谷城

    关键词:

    下一篇: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