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者:程汉鹏
春季正是草花旺盛生长的季节,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东门5000平方米的冰岛虞美人花海已进入盛花期,引来不少游客前来游玩拍照。然而,有的游客不顾保安劝阻,无视公园特地开辟的花径,为了拍出美照而“硬闯”花海,导致花儿的花期提前结束。4月3日,上海共青森林公园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消息称“东门花海斑秃了”,“你踩着花草拍美照的样子真的很丑!”(4月4日光明网)
看见游客在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伤花”,导致这里的花海不得不提前结束花期,令人不禁想到前些天的新闻:一些地方的游客和网红团队在观赏樱花时,为拍摄“樱花雨”效果,多次对樱花树进行疯狂摇晃,导致大量花瓣掉落在地。然而,“摇树”落花等不文明行为,摇落的不只是花瓣,还有素质修养。
毋庸讳言,生活中,稍加留意我们就会发现,有些人出游时把“文明”弄丢了,导致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有乱刻乱画的,有大声喧哗的,有加塞插队的,有违规向动物投食的……不文明行为固然只是少数,却大煞风景。令人“心塞”的不文明现象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事实:这些人还没有学会“文明出游”这门必修课。减少不文明旅游行为,归根结底要靠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每位市民、游客的言谈举止其实也是一道风景。文明出游没有“局外人”,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城市文明程度,同样也决定着休闲旅游的品质和公共生活的质量。只有每位市民都争做文明人,树立“我是城市文明形象大使”的观念,对不文明行为抱有耻感,并以此自戒自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文明才不会远离我们,城市文明才能得到提升。
当然,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休闲、旅游场所等公共领域,倘若没有基本的规矩和秩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最终也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对待不文明行为,应多管齐下,多种途径予以纠正。比如,通过告知、规劝、处罚等手段,制止不文明行为。要知道,良好的文明环境不是自发形成的,人们的行为习惯也有一个形成过程。好的习惯,固然要靠教育灌输,但也要靠严格的管理与约束,从严治理生活中的各种不文明行为。
抓好文明旅游工作,强化人们的公共意识、规则意识、文明意识,是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体现,也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让文明旅游成为一个美丽的风景,需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只有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参与文明旅游的社会风尚,才能把旅游业建成精神文明窗口。同时加强监督,惩戒不文明行为,引导游客文明出游。个人道德自觉和制度刚性约束结合起来,才能刹住不文明之风。
关键词: